
【合金雙龍紐云龍紋編鐘—太簇】
清康熙五十五年(1716)
通高27.4厘米,,鈕高5.5厘米,,口徑16.3厘米,,壁厚1.7厘米,,鼓深21.5厘米,,外徑20.5厘米
此鐘為橢圓形,,范銅為之,。鐘體可分為四部分,,最上層為雙龍形鈕,,第二層飾云紋,,第三層飾行龍紋與海水江崖紋,前面中間有“康熙五十五年制”年款,,后面有太簇律名,,第四層有六個如滿月形的敲擊點(diǎn),。
清代宮廷編鐘,皆范銅為之,。一套十六枚,,以應(yīng)十二正律、四倍律,。十二正律為:黃鐘,、大呂、太簇,、夾鐘,、姑洗、仲呂,、蕤賓,、林鐘、夷則,、南呂,、無射(音逸)、應(yīng)鐘,。四倍律(低八度四律)為:倍夷則,、倍南呂、倍無射,、倍應(yīng)鐘,。十六枚鐘外形基本一致,只是內(nèi)高,、內(nèi)徑,、容積不同,,鐘體之薄厚跟音高相關(guān),,聲音由低到高,厚度依次遞增,。
清代宮廷朝會中和韶樂,、祭祀樂、宴饗中和韶樂用之,。(劉國梁)